產品優(yōu)勢中文名稱:牛血清白蛋白標準溶液試劑
CAS:56-41-7
英文名稱:L-Alanine
EINECS:200-273-8
分子式:C3H7NO2
分子量:89.09318
中文別名:α-氨基丙酸; 丙氨酸; L-氨基丙酸; L-初油氨基酸; L-α-絲析氨酸; 2-氨基丙酸; α-丙氨酸; L-丙胺酸
英文別名:L-alanine-12C3; 2-Aminopropanoic Acid; H-Ala-OH~L-2-Aminopropionic acid; Ala; 2-Amino-Propionic Acid; 2-(4-bromophenyl)-1-phenyl-; 2-(4-Bromophenyl)-1-phenyl-1H-benzimidazole;
產品特點
外觀性狀: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,無異臭,帶有甜味
溶解性:易溶于水(16.5%,25℃),不溶于或丙酮。
熔點:314.5 °C (dec.)(lit.)
比旋光度 :14.5 º (c=10,6N HCl,dry sub.)
密度:1,432 g/cm3
溶解度 :H2O: 100 mg/mL
水溶解性:166.5 g/L (25 ºC)
沸點:503.5°C at 760 mmHg
蒸汽壓:2.88E-10mmHg at 25°C
閃點: 258.3°C
應用領域牛血清白蛋白標準溶液試劑產品用途和應用領域
用途一:食品飲料方面用作防腐劑、風味調味料及氨基酸低度酒等,醫(yī)藥方面用于合成氨基酸輸液
用途二:用作食品添加劑,飼料、醫(yī)藥中間體
用途三:作增味劑,能增加化學調味品的調味效果;還可作酸味矯正劑,改善有機酸的酸味。
用途四:用于生化研究,醫(yī)藥上用作氨基酸類營養(yǎng)藥。
用途五:營養(yǎng)增補劑。屬于非必需氨基酸,是血液中含量最多的一種氨基酸,有重要生理作用。
調味增香劑。用于未發(fā)酵制品、合成清酒、復合型甜味料等,有明顯增效作用,用量一般為0.01%~0.03%。
與糖進行加熱反應(氨基一羰基反應),可生成特殊的香味物質。
用途六:本品為制造維生素B6、合成泛酸鈣和其他有機化合物原料。添加于食品中能增強化學調味料的調味效果,改善甜味劑的味感和有機酸的酸味,提高含醇飲料的質量,防止油類氧化和改善浸漬食品風味等。還可用作生化試劑,用于生物化學和微生物研究方面。
用途七:生化研究。組織培養(yǎng)。肝功能測定。屬于非必需氨基酸,是血液中含量最多的一種氨基酸,有重要生理作用。
使用方法牛血清白蛋白標準溶液試劑制備方法
方法一:L-丙氨酸生產工藝主要采用酶轉化法,此法工藝簡單、成本較低,是國際上競相開發(fā)的工藝路線。 酶轉化法L-天冬氨酸為原料,在天冬氨酸-β-脫羧酶的催化下進行脫羧反應生產L-丙F氨酸;L廠天冬氨酸由富馬酸經(jīng)大腸桿菌ATCCll030和假單細胞NX-1發(fā)酵生產;天冬氨酸一p脫羧酶液由菌株篩選,兩級菌種培養(yǎng)獲得。轉化液經(jīng)殺酶、脫色、過濾、結晶、離心、洗滌、干燥得成品,L天冬氨酸的轉化率高達99%,產品總收率為理論產率的80%。
方法二:方法一、酶法 應用酶工程技術, 以L-天冬氨酸為原料, 德阿昆哈假單胞菌的β-脫酸酶作用下生產L-丙氨酸 工藝過程: L-天冬氨酸 [固定化天冬氨酸β-脫羧酶(脫羧)]→[37℃, pH6.0] 脫羧 [濃縮、結晶]→[減壓,5℃] 結晶 [精制]→[5℃] L-丙氨酸粗品 菌種培養(yǎng) 德阿昆哈假單胞菌(Pseudomenas daconhae) 68 種異株的培養(yǎng), 采用斜面培養(yǎng)基, 組成為蛋白胨0.25%, 牛肉膏0.52%, 酵母膏0.25%, NaCl 0.5%, pH7.0, 瓊脂2.0%。 種子培養(yǎng)基與斜面培養(yǎng)基相同, 但不加瓊脂, 250mL 三角燒瓶中培養(yǎng)基裝量為40mL. 搖瓶培養(yǎng)基的組成為古氨酸3.0%, 蛋白胨0.9%, 酪蛋白水解液0.5%, 磷酸二氫鉀0.05%, MgSO4.7H2O 0.01%, 用氨水調pH為7.2, 500ml三角瓶中培養(yǎng)基裝量為80ml, 將培養(yǎng)24h的新鮮斜面菌種接種于種子培養(yǎng)基中, 30℃振搖培養(yǎng)8h, 再接種于搖瓶培養(yǎng)基中, 30℃振蕩培養(yǎng)24h, 如此逐漸擴大至1000-2000ml的培養(yǎng)罐中培養(yǎng)。 培養(yǎng)結束后用1mol/L HCl 調pH到4.75, 30℃ 保溫1h。 用轉筒式離心機離心, 收集菌體備用(含L-天冬氨酸-β-脫羧酶)。 細胞固定 取上述濕菌體20kg, 加生理鹽水攪拌均勻并稀釋至40L。 另取溶于生理鹽水的50g/L (5%) 角叉菜膠溶液85L, 兩液均保溫45℃后混合, 冷卻至5℃成膠, 浸于600L含20g/L (2%) KCl和 0.2mol/L己二胺 0.5mol/L、pH7.0的磷酸鹽緩沖液中, 5℃攪拌10min, 加戊二醛至0.6 mol/L, 5℃ 攪拌30 min, 取出切成 3-5mm3小塊, 用20 g/L KCl 溶液充分洗滌后, 濾去洗液即得, 備用。 生物反應器的制備 將固定化假單胞菌裝入 1.515×107 Pa壓力的填充床式反應器 (30 cm×180 cm) 中即成, 備用。 脫羧 取保溫37℃ L-天冬氨酸溶液 (1mol/L), 加入磷酸吡哆醛至0.1 mmol/L 濃度, 調pH6.0, 調pH6.0, 保溫37℃,按一定空間速度流入固定化假單胞生物反應器, 進行脫羧反應, 控制其達到最大轉化率(>95%), 收集脫羧液即得粗L-丙氨酸液。 精制 取澄清脫羧液, 于60-70℃減壓濃縮至原體積的一半, 冷卻后加入等體積的甲醇, 5℃結晶, 放置過夜, 過濾取結晶, 用少量冷甲醇洗滌, 抽干, 80℃真空干燥, 得粗品L-丙氨酸。 再將粗品加入3倍體積去離子水, 于80℃攪拌溶解, 加5 g/L (0.5%) 活性炭, 70℃攪拌脫色1h, 過濾取濾液, 冷卻, 加等體積甲醇, 5℃結晶, 濾過取結晶,于80℃真空干燥, 即得精品L-丙氨酸。 方法二、固定化酶 以延胡索酸為原料, 先與NH3在天冬氨酸的作用下轉化成L-天冬氨酸, 然后和上述酶法一樣, 在固定德阿昆哈假單胞菌的β-脫羧酶作用下脫羧, 即得L-丙氨酸。 工藝過程:延胡索酸 [固定化天冬氨酸酶(轉化)]→[37℃, pH8.5] 轉化液[固定化天冬氨酸-β-脫羧酶]→[37℃, pH6.0] 脫羧液[濃縮、結晶]→[減壓,5℃] 結晶 [精制]→[5℃]L-丙氨酸 天冬氨酸酶固定化細胞種子培養(yǎng)、固定化、生物反應器的制備。詳見天冬氨酸酶轉化工藝。 固定化天冬氨酸-β-脫羧酶脫羧, 精制參考上述酶法工藝過程。 方法三、化學合成法 Strecker法 Bucherer法 然后進行光學拆分, 即得L-丙氨酸精品。 L-丙
方法三:由絹絲之類L-丙氨酸含量較多的蛋白質水解后分離而得。
由L-天冬氨酸為原料經(jīng)酶處理而得。
方法四:以含L-丙氨酸較豐富的蛋白質如絲蛋白、酪蛋白為原料,經(jīng)酸水解后分離,精制而得。
方法五:1.丙酸氯化氨化法由丙酸為原料,在105℃溫度和3%赤磷催化劑存在下,通入進行氯化,生成2-氯代丙酸,然后進入氨水溶液中,以烏洛托品為催化劑,在60℃溫度下進行氨化,即生成2-氨基丙酸。最后將反應物送入甲醇溶液中進行結晶,經(jīng)離心、干燥制得α-丙氨酸成品。2.α-溴丙酸氯化法將α-溴丙酸、氨水、碳酸氫銨混合攪拌回流7h,然后蒸發(fā)至干,再用乙醇浸泡洗去溴化銨,過濾出結晶,再經(jīng)脫色過濾,加入乙醇得結晶,過濾干燥得成品。3.氰醇法乙醛與反應生成氰醇,再與氨反應得到氨基腈;然后在堿性條件下水解生成氨基丙酸鈉,經(jīng)離子交換而得α-丙氨酸。
適用范圍牛血清白蛋白標準溶液試劑化學品安全說明書(MSDS)
食入:不要給吃任何東西,處于昏迷狀態(tài)的人。獲得醫(yī)療救助。不要催吐。如果清醒和警覺,漱口牛奶或水喝2-4 cupfuls,。
吸入:立即從現(xiàn)場至空氣新鮮。如果沒有呼吸,進行人工呼吸。如呼吸困難,給輸氧。如果出現(xiàn)咳嗽或其他癥狀尋求醫(yī)療救護。
皮膚:獲得醫(yī)療救助。至少15分鐘,而用大量的肥皂和水沖洗皮膚,脫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子。衣物重新使用前應清洗。
眼睛:用大量的水沖洗至少15分鐘,沖洗眼睛,并不時提起上下眼瞼。如果刺激癥狀,應尋求醫(yī)療援助。
個人防護:眼睛:佩戴合適的防護眼鏡或化學安全護目鏡,OSHA的眼睛和面部防護條例29 CFR 1910.133或歐洲標準EN166。皮膚:穿戴適當?shù)姆雷o手套,以防止皮膚接觸。服裝:穿適當?shù)姆雷o服以防止皮膚接觸。
滅火:在壓力需佩戴自給式呼吸器設備,MSHA / NIOSH(或同等學歷),和全身防護服。足夠濃度的粉塵可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在發(fā)生火災時,刺激性和劇毒氣體,可能會產生由熱分解或燃燒。滅火劑:使用最合適的滅火劑。在用火水噴霧,化學干粉,二氧化碳,或適當?shù)呐菽那闆r下。
小泄漏/泄露:清理泄漏,立即使用適當?shù)姆雷o設備。清掃干凈,然后放入合適的容器中進行處理。避免產生塵土飛揚的條件。提供良好的通風。
注意事項牛血清白蛋白標準溶液試劑儲運特性
貯藏:儲存在密閉的容器中。儲存于陰涼,干燥,通風良好的地方遠離不相容物質。
處理:操作后徹底清洗。脫去被污染的衣服,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。有足夠的通風條件下使用。減少灰塵生成和堆積。避免與眼睛,皮膚和衣物接觸。保持容器密閉。避免食入和吸入。